刘禅的帝王生涯与蜀汉兴衰配资股票交易
公元223年,刘备病逝后,17岁的刘禅在成都继位,成为蜀汉第二位皇帝,年号建兴。他遵从父亲遗命,尊诸葛亮为相父,将军国大事全权委托。诸葛亮也不负所托,主持朝政,并多次率军北伐曹魏。诸葛亮去世后,刘禅又支持大将姜维继续北伐事业。 亲政后的治国之策 诸葛亮去世后,刘禅开始亲自理政。他废除丞相一职,改设尚书令、大将军和大司马三个职位,让蒋琬、费祎、董允等重臣分管政务与军事,形成相互制衡的局面。这一时期,刘禅主张与东吴联合抗魏,同时让国家休养生息,积蓄力量。他提出须吴举动,东西掎角,以乘其衅的战略,即等待东吴行动,蜀汉再配合出兵,以寻找战机。 蜀汉的覆灭 然而,到了后期,刘禅宠信宦官黄皓,导致朝政混乱。公元263年,姜维察觉到魏国大将钟会正在关中练兵,可能准备进攻蜀汉,便上书建议加强阳安关口和阴平桥头的防御。但黄皓听信巫师之言,认为魏军不会来犯,刘禅也未加重视。结果,魏国名将邓艾率军偷渡阴平险道,直逼成都。刘禅派诸葛瞻(诸葛亮之子)迎战,但蜀军大败。最终,刘禅采纳谯周的建议,于同年12月投降魏国。 乐不思蜀的典故 蜀汉灭亡后,刘禅被迁往洛阳,受封为安乐公。一次,魏国权臣司马昭设宴款待他,故意让人演奏蜀地乐曲。在场的蜀汉旧臣无不感伤落泪,唯独刘禅神色自若。司马昭问他:是否思念蜀地?刘禅回答:此间乐,不思蜀。(这里很快乐,不想念蜀地。)旧臣郤正私下教他,若再被问起,应表现出思乡之情。后来司马昭果然再问,刘禅照做,却被司马昭看穿,引得众人发笑。司马昭因此认为刘禅毫无复国之心,不再提防他。晚年与后世评价 刘禅在洛阳安度晚年,于公元271年去世,享年64岁,谥号思公。西晋末年,匈奴人刘渊建立汉赵政权,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,但刘禅的后代在西晋末年的战乱中几乎全部遇难。 刘禅的太子刘璿在钟会之乱中丧生,按礼法应立次子刘瑶为嗣,但他偏爱六子刘恂,执意让其继承爵位。旧臣文立曾劝谏,但刘禅不听,最终刘恂袭爵为安乐公。不过,刘渊虽追尊刘禅,但两人并无血缘关系。 这段历史不仅展现了蜀汉的兴衰,也留下了乐不思蜀的著名典故配资股票交易,成为后世形容贪图安逸、忘本的代名词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